English

另有一种辩证法精神在

1999-04-2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廖名春 我有话说

 金景芳先生认为,中国人对辩证法早就有自己 的完整表述。《周易·系辞传》正是用辩证法来 阐释《周易》的哲理的。辩证法不是西方哲人的 专利。 

在20世纪的易学研究中,金景芳先生卓成一家,是义理学派当之无愧的代表。不久前我们刚刚读到他的《知止老人论学集》,以为是年近百岁的先生的最后一本著作了,不料还不到半年,辽海出版社又出版了先生的易学新著《〈周易·系辞传〉新编详解》。令人又惊又喜,感慨不已。

金景芳先生40年代就以《易通》一书名世,80年代以来,又有《学易四种》、《周易讲座》、《周易全解》(与吕绍纲先生合著)问世,特别是后者,印数之大,影响面之广,说是近10年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易学著作之一,决非溢美。与金老的上述易著相比,《〈周易·系辞传〉新编详解》一书既有继承,更有发展和突破。

金老40年代的《易通》一书就指出《系辞传》的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与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说恰相符合,又说《系辞传》的“易,穷则变,变则通”符合质变与量变和否定之否定原理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,金老不但坚持这一认识,而且在《〈周易·系辞传〉新编详解》一书里更详密地论证了《系辞传》的辩证法原理,认为《系辞传》的本质就是以辩证法来阐释《周易》的哲理。

《系辞传》的“易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”说,我们非常熟悉。“易”能“弥纶天地之道”,就是说《周易》之道完全能够反映自然规律,这一点大家都知道。但金老有更深的理解,他认为“易”之所以能“弥纶天地之道”,就在于“易与天地准”。天地既是对立的,又是统一的。《周易》“与”对立统一这一根本法则“准”,是对立统一法则的体现,所以它才能完全反映自然规律。这一理解,应该是准确的。“易与天地准”的“天地”与“弥纶天地之道”的“天地”,不可能是同一个概念,否则就是循环论证。帛书《系辞传》“准”作“顺”,“弥纶天地之道”的“天地”作“天下”。证明金老将“易与天地准”的“天地”理解成对立统一法则是正确的。《系辞传》是说《周易》符合对立统一法则,所以它才能完全反映自然规律。不懂辩证法,是很难讲通《系辞传》这一著名命题的。

金老认为辩证法在《系辞传》中并非偶见,而是《系辞传》成体系的思想。在《〈周易·系辞传〉新编详解》一书里,他作了深入的发掘。“子曰:‘乾坤其《易》之门邪?乾,阳物也。坤,阴物也。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,以体天地之撰,以通神明之德”一段,金老认为“乾,阳物也。坤,阴物也”是讲乾坤的对立,“阴阳合德”是说乾坤的统一;“天尊地卑”一段,金老认为“天尊地卑”是讲乾坤对立,“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变化见矣”则是讲乾坤统一。金老又认为“乾坤毁则无以见《易》,《易》不可见,则乾坤或几乎息矣”,是讲辩证的发展观,“阖户谓之坤,辟户谓之乾”是说乾坤对立,“一阖一辟谓之变”是说乾坤的相交或统一,“往来不穷谓之通”是说乾坤相交后的变化、发展。这些论证,言之成理,令人耳目一新。

由《系辞传》的辩证法阐述出发,金老进一步论证《周易》一书贯穿着辩证法精神。这一点有争议并不奇怪。早在50年代,金老提出这一观点就曾遭到过非议。在50年代的中国学界,人们认定辩证法和唯物论是马克思的专利,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怎么可能有此等思想,岂非亵渎和贬低了马克思?因此,运动一来,金老总因此挨整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(这一时候我们其实是很清楚的),学界就一直刮一股风:搞语言学的,说中国古代没有语言学;搞哲学的,不说中国古代,起码也说孔子没有哲学;搞自然科学的,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,只有技术;就连搞史学的,也有人怀疑中国古代有没有史学理论……总之,是迷信现代,鄙视古人(当然是指中国的,对西方的,他们可没这个胆),否定知识,不承认真理的渐近性、继承性和相对性,截断人类认识发展的长河。

苏轼有诗咏庐山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辩证法也是如此,可以“横看”,也可以“侧视”,可以“远望”,也可以“近观”,完全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。黑格尔可以有黑格尔的辩证法表述,中国人也可以有中国人的表述。我们不能说只有“横看”到的才是庐山,“侧视”到的就不能称为庐山,为什么就一定要说只有黑格尔的表述才能称为辩证法,《周易》和《系辞传》的表述就不能称为辩证法呢?金老认为《周易》是讲辩证法的著作,是从决定辩证法的是其实质而非黑格尔的形式而言的,可谓留珠弃椟,得其所哉。

《〈周易·系辞传〉新编详解》一书在义理上的突破是建立在扎实而严格的考据的基础上的。对《系辞传》的整理研究,前贤今人作了很多工作,尤其是在帛书《系辞传》出土以后。金老几十年来在《系辞传》的整理上下的功夫最深,其成果众所瞩目,《〈周易·系辞传〉新编详解》可谓集其大成。金老认为今本《系辞传》有错简,有阙文,有误增,有误改,有脱字,还有存疑,因此,要经过“详解”即严格的考证之后,加以“新编”,才能恢复《系辞传》本来面貌。这种思路,这种努力,是极富启发性的。如“河出图,洛出书”一段,说八卦是仰观俯察,“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而“始作”,而《系辞传》上却说易卦是“大衍之数”经过“分二”、“挂一”、“揲四”、“归扌力”,“四营”、“十八变”而成,是“《易》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”。一是图画说,一是蓍数说,它们关于易卦起源的说法,显然是相互矛盾的。由此看来,我们今天看到的《系辞传》肯定是有问题的,不经过考证整理,贸然照搬,确实不行。

诠释典籍既需要思想家的敏锐,也需要考据家的功夫。《〈周易·系辞传〉新编详解》就是这样一本既具思想家的敏锐,又具考据家功夫的著作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专业工作者和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志者,读读世纪老人这本极富个性而又言之成理、持之有故的易学著作,肯定是会有所收获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